白天在職場被冷眼對待、晚上還要和青春期孩子冷戰,我曾以為人生就是這樣天天撐下去
我是小霖的媽媽,今年 38 歲,沒錯,我是一位單親媽媽。
白天我在超市當主管,要處理經理煩人的指令、客人的投訴、同事的情緒,還有一堆瑣碎的雜事;下班後,還得趕著回家煮飯、盯功課、陪青春期的孩子長大。
聽起來好像很能幹?但其實我真的非常累。每天都像打仗,職場是一場戰爭,回到家又是另一場戰爭。
有一段時間,我和小霖幾乎每天都在吵。我要他做功課,他回我一句:「妳又在煩我了。」
我問他怎麼了,他甩頭就走。
他離家出走過兩次,第二次我整整一晚沒睡,開著客廳的燈、握著手機,一邊狂刷交友平台、怕他出事,一邊哭。那時候甚至想報警,可是連一個能聯絡的朋友都找不到。
我不是沒努力,我只是快撐不下去了
很多人看著我,半是佩服、半是嘲諷地說:「妳很厲害咧,還能一邊上班一邊帶孩子。」
但只有我自己知道,其實我的內心早就失去了方向,也完全不在乎別人怎麼看,根本沒那個精力去理會那些有的沒的。
我曾經想像,我們母子可以像朋友那樣聊天、互相支持,但現實是,我們講不到三句話就火藥味十足,像爆炸糖遇到口水一樣,馬上炸開。
那時我真的開始懷疑自己——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?是不是我根本就不適合當媽?
最可怕的是,我連好好哭的時間都沒有。哭完還得擦乾眼淚去上班、去開會、還要笑著面對客人。
我以為我需要一套育兒方法,結果先處理好的,是我自己的心
有一天我滑手機的時候,看到有人在分享 Pop Institute 的工作坊,說是呂秀金老師創辦的。
有人說參加完後,內心被打開、釋懷了;也有人批評太情緒化、不夠科學。
說實話,我本來也不太相信這類活動,但那時候的我真的累到極限,看到那句話——「願意面對自己的人,才有可能修復關係」,我心裡突然有種觸動。
我沒有跟任何人說,連兒子我也只講了一句:「媽最近要上個課。」
我只是想,哪怕只有一點點希望,也想試試看,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。
第一次,我在一個地方不用當「堅強媽媽」
Pop Workshop 那幾天,我沒有帶小霖,是我自己一個人去的。
但也是那幾天,我第一次放下「我應該是誰」、「我應該做什麼」,只是安靜、誠實地面對自己。
我發現,其實不是我不想跟孩子好,是我太害怕失敗。怕我一軟下來,他就會更反叛;怕我一退一步,整個家就會崩潰。
所以我只能咬著牙撐,把「媽媽」當成一副盔甲,越用力去愛,他反而離我越遠。
直到那時我才明白,其實我也需要被抱一抱、被聽一聽。不是以「媽媽」的身分,而是以一個單純的「自己」。
經過這次的經歷,我們終於有了第一次的連結
他一開始很抗拒,但我只跟他說:「你不用改變什麼,我只是想陪你一起去。」他愣了一下,然後點了頭。
在那幾天,他第一次願意好好表達情緒,不再用大聲吼叫來掩飾。在交流的環節,他試著跟我說:「我一直以為妳只會罵我,不會聽我說話。」
我也終於說出口:「不是我不愛你,是我太害怕你學壞、太怕你走丟。」
那一刻,我們不再是對立的母子,而是兩個終於願意傾聽彼此的人。
回到日常,生活還是忙碌,但心開始變得柔軟
他還是偶爾會不耐煩,我還是會嘮叨。
但我們開始願意說出真心話,吵架的時間也短了,冷戰變少了,他有時甚至會主動幫我做點家事。還會跟我說:「媽,妳也要早點睡,不要累壞了。」
對我來說,這不只是什麼育兒技巧,而是我們終於知道彼此在怕什麼、在想什麼。
寫給每一位快撐不住的媽媽
我知道你也很努力。白天當員工、當主管,晚上當廚師、當老師,還要裝得很堅強、不能崩潰。
你不是不夠好,只是太久沒有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。
你值得有一個空間,先把自己放下、重新呼吸、重新感受。
你不一定會立刻變成完美媽媽,但你可以帶著更多的清醒和柔軟,回到那個你努力守護的家。
請你記得,你不是一個人在撐。
就算你曾經懷疑自己,覺得快沒路了,也還有可能——重新走近你最愛的人。